截至1月10日,上市券商2018年12月营收业绩悉数出炉。据wind统计结果显示,2018年营业收入规模跻身“百亿俱乐部”的只有五家,分别是中信证券、国泰君安、海通证券、申万宏源证券、华泰证券。不过,在这五强中,也只有国泰君安和申万宏源证券同比(较上年同期)取得正增幅,分别增长1.06%和15.53%。如果看净利润,那么就只有申万宏源证券一家同比增长。
头部券商尚且如此,规模较小的其他券商业绩就更加难看了。太平洋证券的2018年净利润同比跌幅高达647.9%,跌幅超过50%的比比皆是,中信建投证券净利润持平的成绩已经可以位居行业前列。
他说:“除了2009年、2015年两次牛市让证券行业的ROE(净资产回报率)高于银行以外,其他大部分年份都是显著低于银行业的。尤其是从2017年开始,证券行业整体ROE下滑非常的厉害,到2018年的上半年仅仅只有3.5%的ROE。这一回报率明显低于国际市场水平。”
大鱼吃小鱼的案例或将继续涌现
1月9日晚间,中信证券发布公告,宣布了收购广州证券100%股权的计划。这笔收购作价不超过134.6亿元,却引发业内强烈震动,券商行业的洗牌已经开始。
黄河指出,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的速度之快出乎很多人的意料,相信类似收购兼并的案例中期会更多。
他解释,从国外经验来看,美国的证券公司在高峰时期多达上万家,行业驱动下,收购兼并的案例时有发生,在行业的不断整合中,公司数量减少至只有数千家。中国未来也会存在类似情况。
不过,由于国内证券牌照往往被视为“稀缺资源”,一些股东方宁可承受亏损也不愿意放弃,所以,协调各个利益相关方的诉求让整合过程的难度更大,进展也会比国外更慢。
周四(12月20日)沪深两市股指纷纷低开,沪指震荡走弱,创业板指则在创投概念带动下快速冲高。午后,券商股快速拉升,带动两市个股集体反弹,上证50指数创19个月新低后企稳回升,创业板指一度涨逾1%